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情 » 正文

李家坝村满园梨香日子甜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12-01  浏览次数:117
核心提示:  今年梨园挂果量比较好,只要继续养护好梨树,明年一定能有好收成11月5日,高坪区老君街道李家坝村,陈家梨园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洪文一边察看梨树,

  今年梨园挂果量比较好,只要继续养护好梨树,明年一定能有好收成……”11月5日,高坪区老君街道李家坝村,陈家梨园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洪文一边察看梨树,一边与村民交谈。梨园中,当地村民正在除草、修枝整形,现场一片热闹的景象。

  据了解,自2010年以来,老君街道设立鲁家桥村(现已并入李家坝村)圆黄梨科普示范基地,并注册成立高坪区陈家梨园专业合作社,辐射带动周边的李家坝村,规模栽植圆黄梨1200亩。村民以土地入股,合作社统一提供果树苗和技术。目前,该梨园年产量近300吨,年总产值近200万元。

  1历史悠久村民种梨劲头足

  在高坪区老君街道李家坝村村民陈德福家门口,有三棵上百年的梨子树,那是村里公认最老的梨子树,也见证了村里梨子产业园的发展。如今,这三棵老梨树每年仍会发新芽,虽结的果子不多了,但也成了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。

  李家坝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梨树的传统,家家户户都种上几棵,产量不高,一半自己吃了,一半拿到街上去卖,效益并不太理想。直到2001年,村两委与街道党工委(当时为老君镇)负责人带着村民代表一起去成都考察,选品种、学技术,最终带回来了黄金梨、圆黄梨等3个品种让村民品尝,经过几次村民大会后,大家一致决定种植圆黄梨。

  作为当时的村民代表,张洪文一同参与了选品种。选定品种后,村民们积极性高涨,纷纷开荒拓土种植梨树,村委会干部也积极加入进来,帮着全村一起去除杂草,调整土地。“村里本来就有种梨树的传统,村民们也有一定的经验,但要成规模地种植,管护、销售仍然让个别村民在种或不种上犹豫不决,我首先带头示范,当年秋天,我在家里种了3亩多地,共300多株梨树。”张洪文告诉笔者,村里还从成都请来了高级果技师,指导村民种植技术要领、修枝整形。经过试果期,2004年果园正式挂果。看着张洪文家里沉甸甸的果子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梨树的种植。今年夏天,张洪文的果园收获了4000多公斤梨,增收了3万多元。

  2全部进入丰产期增收有保障

  11月5日,笔者走进高坪区老君街道李家坝村,只见连片的梨子树一亩连着一亩,一株挨着一株,树叶已掉得差不多了,剩下光秃秃的枝干。“别看现在这个样子,等明年翻了春,长出茂盛的绿叶,雪白的梨花,又会迎来更多人来游玩拍照。”在张洪文的陪同下,笔者来到村民张秀华的家中。

  今年56岁的张秀华正在自家门前的梨树园里除草,她用细细的铁网将梨园围起来,专门开了一道门供人进出。“我们家种了7亩多地,有700多株梨树。”张秀华放下手里的活,走出梨园。她家已经种了10多年的梨树,今年7月中旬,圆黄梨熟了,金黄色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,引得过往的游客争先前来采摘。“大部分梨在地里就被销售一空了,小部分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,今年仅仅卖梨就收入了4万多元。”张秀华说,只要将梨树管理好了,每年都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。

  和张秀华一样,村里靠着梨树“种”出甜日子的还有300多户。其中,50多岁的村民张明就是受益者之一,他家有六口人,张明因病不能出门打工,只能待在家里养点鸡、种点庄稼,一家人生活很困难。2014年,张明加入专合社后,自家的2亩梨树得到精心打理。2017年梨树挂果十分理想,当年产果2500余公斤,收入近3万元。靠着小小的梨园,张明不仅还清了欠账,还修了小洋房,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  “现在,我家的梨园扩大到了4亩,不仅产量提高了,收入也翻番。”一说起自家的梨园,张明便喜笑颜开。

  3依托电商打开销路

  “陈家梨园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,注重品牌化运作,采取以‘支部为核心+合作社+农户’的联动发展模式,对圆黄梨种植农户实行统一培训技术,统一规划,统一提供树苗,统一栽植,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,引导果品分级销售,严格把控果品质量。”老君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天劲介绍,如今,合作社所产梨不仅直销南充各大超市,还通过电商平台,实现了全市生活圈8小时内送货上门,同时普通顾客还可享受一次性购买10件,市区内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。

  今年3月,李家坝村与鲁家桥村合并为李家坝村,全村共有700多户村民,300多户家里都种上了梨树,其中有51户贫困户。如今,全村共种植梨树1200亩,全部进入丰产期,产量预计近300吨。

  除了梨树,该村还配套建设了蔬菜种植基地、食用菌基地。当天,在食用菌基地,只见一座座黑色“外套”包裹下的食用菌大棚在基地连片一字排开。大棚内,装好的菌种码成了一座座小山,该基地负责人任良君正不停地往大棚表层喷水。

  “该种植基地有12个大棚,可容纳10万余袋菌棒,预计年产食用菌10万公斤,年产值约50万元。通过基地+农户模式,以及代种代销的形式,有效地促进当地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,带动村民持续增收。”任良君说,目前,该基地已与各农贸市场批发商签了订单,销路比较顺畅。提及未来的打算,任良君说,建立电商平台也在计划之内。

  采访结束后,笔者走过蜿蜒的村道路,还能看到不少村民在果园里忙着除草,他们的笑容透露着明年丰收的信心。

  李家坝村,世代种梨,如今,这梨不仅甜了这里的一方山水,还甜了这一村的乡亲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主办单位:巴中市圣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

蜀ICP备2021010331号